盯住线,做教练,要结果
首先我们要看下现在,现在的我们是不是面临下面的问题!
1,经过过培训和多年的管理,小有成就,自我膨胀
2,当初学习的基本的管理规范和规则都丢了;
3,没有标准了,步入管理困境,身心疲惫;
4,丢失标准,失败后,领悟,警醒,放松,再丢失标准,再失败……
5,员工越来越难以管理了,越来越笨了,提升速度越来越慢了,过了试用期的,还是啥也不会。
6,找不到业绩提升点的所在,困扰、困惑;
基层员工
只听领导的话;
老板看来
成为基层员工的代言人,与领导对抗;
中层很重要:
对下:领导者;
对上:执行者。
角色定位
定位:
有上级,有下级
任务:
承上启下
完成目标
理解上级
帮助下级
误区:
传话筒
定位缺失
太像领导了
保姆式;
放羊式;
方法缺失;
不总结了;
不更新了;
自己做没问题,下边员工一做就变样。
标准缺失;
业务越来越不熟练了;
业务指标甚至都丢掉了,全凭感觉走;
树立标杆,身正正人
既要熟练掌握业务,又不能沉迷具体事务;
本部门的基本工作要做好才行;
在本部门工作指标不断完成的前提下,逐步提高工作的标准;
不是说不要关注整体,而是首先要强调关注自己的这条线,如果连自己所负责的最基本的都管不了,不可能管理到位的。
教练和教师的区别
教师则是帮助学生成长,强调让学生离开自己,走向社会;
教练强调指导、辅导并帮助下属完成任务和成长,通过组织训练培训了越来越多的人才,并不断完成组织目标。
中层管理:
员工不是学生,需要培养、需要训练
为团队打造凝聚力强、战斗力强的团队和能手;
管理到位的目的在于获得一个预期的结果;
这个过程,只有中层管理能全程关注;
忽视了过程、忘记了过程的目的,基层就完了,结果也就没有了;
盯着过程、关注结果;
既不能为了过程而过程,也不能对员工说,我只管结果,不过问过程;
不要渴望员工对结果负责;
不要渴望员工主动(主动的是个别优秀分子)
员工不会追求完美
收起你的谦虚;
丢掉你的羞涩;
忘掉你的身份;
拿出你的勇气;
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场战斗中。